關於「情緒障礙症的病因」-1

心理因子(Psycho)

-

貝克理論:個案在悲觀和自我批判的想法之中,Beck認為憂鬱和負向三角有關

1.負向基模(schema)

認為個體經由過去的生活經驗而形成基模,是個體在潛意識或前意識層次所具有的核心信念,早年的負向生活事件,例如父母離異或死亡、霸凌等都可能使個案擁有較多負向基模,當遇到類似情境時,此基模將被啟動

2.認知錯誤(cognitive biases)

當負向基模被活化,個案將以某種不符合邏輯與非理性的方式解釋當前的情境,過度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負向回饋,很難注意別人的正向回饋,常見的認知錯誤包含:無根據的任意推論、以偏概全(常看到事情失敗或不好的部分就全盤否定)、過度類推、不重要的事誇大、個人化(認為事情都與自己有關)、全有或全無的想法(二分法)、常以不合理的應該、一定要來要求自己,將負面的標籤貼在自己或他人身上

3.負向三角(negative triad)

以負向眼光看自己、世界及未來,認為自己是有缺陷的,總是以負向觀點來解釋目前的經驗,對未來充滿負面、悲觀的想法

例如:在兒童時期做錯事情就被罵,會建立起我是無能的負向基模,之後只要遇到挫折對於自己是無能的負向基模被活化,帶著這種隱藏的信念,對自己越來越沒信心,更加的討厭自己,也堅信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、做什麼努力都不會有什麼改變,所以這些認知偏誤導致他們做出的結論與其隱含的基模是一致的,也因此會繼續保有此基模(惡性循環)

-

習得無助感無助感理論絕望理論

1.習得無助感(learned helplessness)

Martin Seligman認為當個體多次嘗試卻無法控制嫌惡刺激時,便可能學會自己是無助的,這樣的經驗將使個體缺乏動機,展現出消極、被動,有點像是徒勞無功,便會感受到無助,可能會讓個案停止追求目標,認為自己無法控制這些情況

2.無助感理論(helplessness theory):

Abramson假設當個體經驗到無法控制的負向事件時,個體歸因(attribution)該負向事件的認知歷程將影響其是否變得憂鬱

a.內在vs.外在(internal-external):評估是個體沒有能力處理負向事件還是有無法控制的外在原因

b.穩定vs.不穩定(stable-instable):評估負向事件是長期的或短暫的

c.全面vs.特地(global-specific):個體評估造成事件的原因是具有整體的影響,還是特定且侷限的效果

若個體歸因方式是內在、穩定、整體的,這種悲觀歸因風格將發展成憂鬱症的脆弱性因子

3.絕望理論(hopelessness):

絕望是個體知覺期望的結果不可能達到、個人沒有能力做出任何反應來改變這種情況,Abramson認為穩定與整體的才是最重要的認知成分

-

反芻理論(rumination theory):著重於負向思考及情緒的耽溺傾向

Nolen-Hoeksema認為個體在憂鬱時,重複的沈浸於悲哀經驗及思考,或者一再的對某件事情鑽牛角尖。深思反省(reflection)為試圖解決問題,短期憂鬱情緒上升,但長期會下降,苦惱自責(brooding)不論長短期將會使憂鬱情緒上升,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反芻,也說明為什麼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憂鬱症

-

性格特質

神經質(neuroticism):神經質高者,遇到壓力時會較一般人有更多的負向反應,能預測憂鬱症的發作,神經質跟焦慮有關聯性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愛丘ichiu 的頭像
    愛丘ichiu

    愛丘ichiu

    愛丘i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